为加快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剖析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快培育一支懂产业、善挖掘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9月9日,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火炬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2025年中山市技术经理人培训班(生物医药专场)”在中山留创园顺利开班。市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余涛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致辞。来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技园区、孵化器运营等相关领域的100余名学员代表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核心需求,围绕“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转化”“生物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经纪人才职称评价”等关键主题,以“理论+案例+实操”为核心,特邀业内资深专家开展深度授课。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新药成药性评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张小雷,以“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机遇与挑战、痛点与对策”为主题开讲。张教授结合自身长期深耕创新药物研发与成药性研究的丰富经验,以及在抗肿瘤、致盲性眼科疾病等领域成果转化的实战案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为学员们剖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路径。他重点提到:“技术经理人是科技成果转化当中重要一环,作为这个队伍的一员,必须要对产业进行深度打磨,既要懂技术也要懂产业,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避开‘坑点’,消除实验室和市场之间的鸿沟”。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现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高级技术顾问张智禹,凭借其在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丰富经验,以“生物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及成果转化”为题,介绍了如何规划布局生物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并抢占技术高地,讲解了发明专利撰写及审查意见回复要点等内容,为学员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广东省科学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李朝兴,针对职称评审及技术经纪工程专业的政策与申报要点,以及职称评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与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读,为学员们梳理了职称申报的关键要点,助力学员提升专业资质竞争力,打通技术经理人职业化道路。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元、实用性强,专家们的授课既有宏观的行业视野,又有微观的实操指导,让学员们对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的前沿动态、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实战方法,以及技术经纪人才的职称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颇丰,也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下一步,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将持续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帮助精准研判产业“痛点”、打通转化“堵点、破解供需“梗阻”,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我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