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科技动态
科技小院扎根乡土,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
发布日期:2025-07-23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分享:

  科技小院是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协农技中心推出的融合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和“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紧扣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市科技局聚力推动科技小院建设,通过“科技小院+企业+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形成“科技赋能、产业富民”乡村振兴样板,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全面激活镇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市科技局近年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促进涉农领域产业链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支持国家科技小院建设。2022年,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运营的“中山花木科技小院”、“中山三角生鱼科技小院”成功认定为国家科技小院,是中山最早认定的两家国家科技小院,今年5月,坦洲镇的“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认定为国家科技小院,全市国家科技小院达到3家,科技小院的建设为中山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除此之外,市科技局还大力支持水产健康养殖、罗汉松、绿色牛蛙等3个科技小院积极申报国家科技小院,推动形成覆盖种业、养殖、加工的全链条创新载体。


  三个国家科技小院简介

  1、中山花木科技小院

  中山花木科技小院主要为中山市花木产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示范与推广研究成果等等科技服务,服务对象覆盖了花木企业、花卉协会、专业合作社、个体种植户和地方农技推广部门。针对中山花木产业的瓶颈问题,开展了风铃木的育种和种苗生产、栽培技术创新、植物灯光源选择、兰花新品种选育等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中山市花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研团队深入芊松园等企业开展罗汉松种植技术攻关,优化“品种培育-生态种植-品质提升”全链条,助力种植面积扩至500亩并计划新增500亩,带动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优化水培技术体系,提高水培生菜和花卉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编制植物栽培技术标准 6 份,选育和评定花卉新品种,改写中山市无自主知识产权花木品种的历史。

  2、中山三角生鱼科技小院

  中山三角生鱼科技小院在中山市三角镇打造了一个集种质资源保护、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尾水处理和疾病防治于一体的杂交鳢全产业链,推动中山市生鱼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科技小院团队整合省内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搭建全产业链创新平台,针对种苗退化等痛点开展斑鳢种质资源库构建、分子选育技术体系研发和亲本专用饲料攻关,‌以标准化建设重塑产业根基‌,制定《中山市乌斑杂交鳢产业标准体系》规范种业发展,示范推广良种繁育技术培育本土种苗龙头企业。在生鱼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渔稻共生模式优化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同时‌深化“渔稻共生”模式创新实践‌,联合三角镇东边水产合作社开展科技攻关,围绕鱼塘养殖密度与稻田配比优化、尾水资源化利用、成本效益分析及技术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探索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尾水协同治理的生态循环农业路径。此外,针对三角镇主养品种生鱼尚未建立科学繁殖育种技术体系、种苗质量严重退化的“卡脖子”产业问题,已建立斑鳢种质资源库,目前正在指导建立斑鳢亲本活体保育选育中心,最终通过种业振兴实现生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

  广东中山河豚科技小院由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海洋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建,打造了“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该平台聚焦坦洲镇河豚产业痛点,重点突破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市场优势,科技小院将加速河豚生态养殖技术优化、绿色高效模式推广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向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支持企业攻克河豚繁育和养殖关键技术,中山渔泽原养殖有限公司已获11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国家级标准认证,带动全镇水产养殖效益提升。


  三个正在申报的国家科技小院简介

  4、中山罗汉松科技小院

  广东中山罗汉松科技小院由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共同建设,致力于推动罗汉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科技小院以“科研支撑+产业实践”为特色,重点开展罗汉松快速高效种植技术研发,包括品种选育、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与中山市芊松园花卉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机理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并邀请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专家进行实地指导,未来将通过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罗汉松产业向科技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助力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

  5、中山绿色牛蛙科技小院

  广东中山绿色牛蛙科技小院由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组建,以推动中山市牛蛙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科技小院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重点开展牛蛙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种质资源创制、精准育种体系、绿色饲料配方、病害疫苗防控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等。目前研究团队已在牛蛙蝌蚪生长发育温度调控、性别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多场养殖技术培训。未来将通过建立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推动牛蛙养殖向绿色化、现代化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6、中山水产健康养殖小院

  广东中山水产健康养殖科技小院由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中山创新中心及当地养殖企业共同建设,专注于生鱼健康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科技小院以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为重点,开展生鱼亲本选育、精准营养、绿色养殖模式、尾水处理及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已与中山市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优化基于陆基车间的稻鱼联作健康养殖模式,并开发专用配合饲料提升生鱼品质。科技小院建立了斑鳢种质资源库,研发养殖水体智能化监测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该科技小院将加速健康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生鱼养殖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

打印 关闭